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和常规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剖析

点击数:354 | 发布时间:2025-06-16 | 来源:www.jiankexinx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和常规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修复成效。办法 对2013年4―2014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病人入院资料进行剖析,将它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技术修复,实验组使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效。 结果 实验组95%治疗成效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该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修改后牙间隙为(8.91±0.33)分、切端缺损为(8.71±0.38)分、畸形过小牙评分为(9.20±0.26)分、牙体表面缺损评分为(9.31±0.37)分、牙着色或变色评分为(9.14±0.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前牙牙体缺损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修复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 R7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b)-0044-02

    前牙牙体缺损是临床上容易见到的牙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因素也比较多,且近年来伴随国内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家对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美观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因为前牙切咬功能较少,病人在进行修复时修复体的颜色、外形等对于修复牙齿的美观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是美观特质的要紧功能。因此,临床上对于前牙的修复应该拥有技术层面和美学层面等含义。从技术层角度来讲,病人在前牙修复过程中需要探寻适合的材料等将它黏住;而从美学角度来讲,病人修复过程中需要保证修复后牙齿坚固、美观。因此,临床上在前牙牙体缺损病人中研究积极有效的修复办法看上去至关要紧。近年来,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用较多,并获得理想成效[1]。为了探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成效。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同意治疗的80例牙间隙病人资料进行剖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治疗的80例病人资料进行剖析,并使用随机数法将它分为两组,实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6.5±0.8)岁,病人病程1~6月,平均病程(3.5±2.4)月;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病人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56.7±0.8)岁,病人病程1.2~6.5月,平均病程(4.2±3.1)月。

    1.2 办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办法手术,具体办法如下:依据病人状况进行全瓷修复基牙预备,切端、唇面和舌面分别磨除2.5 mm、1.5 mm和1.5 mm,唇面颈缘预备至牙龈下0.5 mm处,与唇舌侧均匀的1 mm直角肩台,细粒度金刚砂车针精修预备体,圆钝线角,消除倒凹,磨除量需要依据病人的临床条件适合增减。修复过程中使用Aquasil硅橡胶进行印模、取模,并放置24 h后用超硬石膏灌制模型。制作暂时修复体,试戴和矫正颜色,使用美国3MRelyxVeneer树脂粘接剂粘结,粘结后依据病人状况进行调整、修整[2]。

    实验组使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修复,具体办法如下:病人修复之前,依据病人修复牙色泽等选择相应的修复颜色材料,并将它放在窝洞完成试色与预修复。依据选择后的材料和周围牙齿之间的配度进行分层、分量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医护职员要严格控制修复的层次,每一层都不应该过厚,理论上每一层修复厚度不应该超越2 mm。临床上,对比较复杂的前牙修复时,每一层修复厚度应该控制在1 mm,如此可以察看颜色之间的变化,并准时调整颜色进行修正。当病人初步修正完毕后,让病人进行咬合调整,使得正中牙合和前伸等之间完好修复。当调整完毕后,对病人修复前牙进行抛光,使其愈加符合天然牙仿真美学需要。抛光过程中可以进行2次抛光,即:初抛光和精细抛光,初抛光时应该依据不同牙颗粒程度调整磨刀完成牙齿表面纹理修复,而精抛光则应该增加牙体的表面光泽,使其愈加拥有美学成效[3]。

    1.3 统计办法

    借助SPSS16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剖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成效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该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成效对比[n(%)]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修改后牙间隙为(8.91±0.33)分、切端缺损为(8.71±0.38)分、畸形过小牙评分为(9.20±0.26)分、牙体表面缺损评分为(9.31±0.37)分、牙着色或变色评分为(9.14±0.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修复后VAS认可度评分比较(x±s)

    3 讨论

    前牙牙体缺损是临床上容易见到的牙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因素也比较多,主如果因为各种缘由引起的饿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和异常,从而导致牙体失去生理解剖外形,导致牙体形态、咬合或者周围相邻牙齿发生破坏。现在,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少理想的修复办法,常规办法虽然可以帮助病人修复但成效不理想,美学成效较差[4]。因此,临床上在前牙美学修复中探讨积极有效的修复办法看上去至关要紧。

    近年来,复合树脂牙体美学修复技术在前牙修复中用较多,并获得理想的成效。该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成效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该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患者在进行修复时可以根据以下流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美学要求,并且根据患者的口腔常规、微笑等进行分析和观察,从而了解患者所具备的口腔条件,从而能够科学地评估患者美学修复的效果[6]。(2)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对于美学的要求等制定适合本患者的美学修复方案。(3)修复治疗中可以边修复边调整,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的美学修复设计。(4)患者在前牙修复过程中要注意整体设计,修复过程中可以联合其他技术进行联合修复,提高修复效果[7]。该次研究中,实验组修改后牙间隙为(8.91±0.33)分、切端缺损为(8.71±0.38)分、畸形过小牙评分为(9.20±0.26)分、牙体表面缺损评分为(9.31±0.37)分、牙着色或变色评分为(9.14±0.30)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8]结果类似。但是,这种技术并非十全十美,患者在进行修复过程中依旧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评价标准,对于一些存在粘接修复患者修复效果并不理想,这些都需要我们医护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美观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前牙牙体缺损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修复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